|
>
2024年以来,左权县在乡村建设的征程上大步迈进,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双十示范、百村治理”的目标,以精品村为先锋,综合治理村为助力,辐射带动全县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奏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激昂乐章。
在桐峪镇桐滩村移民搬迁安置区,一座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屋格外引人注目。它宛如一位“智能卫士”,凭借着感应、称重、除臭等高科技本领,精准识别各类垃圾,守护着村庄的清洁。村民靠近时,投放口自动开启,无接触投放既便捷又卫生,降低了病菌传播风险。而且,自动称重转化的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以前垃圾桶又脏又臭,夏天都不敢靠近。现在这智能垃圾屋干净智能,积分还能换礼品,环境越来越好啦!”桐滩村村民吕金光笑着说。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精品示范村,桐滩村在村庄清洁行动中,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依托桐峪1941小镇和写生基地,打造特色民宿村,描绘出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新画卷。桐峪镇副镇长王强介绍:“我们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了红色研学线路,村民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吃上了‘旅游饭’,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子。”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仅让左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也迈向智能化。寒王乡里长村村民刘松斌就深有体会,之前丢失的黑山羊,在民警借助监控和定位系统的帮助下,迅速找回。“以前丢了羊,找半天都没影。现在有了这系统,很快就能找到,真是太方便了!”刘松斌感叹道。
2024 年,左权县大刀阔斧推进15个精品示范村和15个综合治理村建设,精心打造出麻田、泽城、桐峪红色研学以及桃园、老井、天门乡村艺术两条精品线路,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各乡镇积极行动,拆除残垣断壁、乱搭乱建60余处,清理垃圾2100余吨,河道沟渠和绿化带80余公里,农业生产废弃物60余吨,乡村“脏、乱、差”的旧貌一去不复返。
“整治后,村里路宽了,地净了,住着舒心,日子更有盼头了!”桐峪镇桐滩村村民马彦伟的话语,道出了左权县广大村民的心声。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滋养下,左权县的和美乡村建设正蓬勃发展,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