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走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 有机结合新路子
2017-04-28 晋中新闻网 左权发布
左权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机制举措,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使贫困群众在参与林业生态治理、森林资源管护和发展林业产业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实现“生态美”、“百姓富”,走出了一条荒山增绿、农民增收、旅游增景的生态扶贫新路子。据了解,到2018年底,该县将有5600名贫困人口通过生态建设摆脱贫困。
去年,左权县全面启动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建设,要求合作社60%的劳务人员必须使用贫困户,而且每亩造林投入的45%必须用于贫困户劳务收入。目前,全县共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45家,有626户1725名贫困人口以“身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占到社员总数的68%。
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必须具备一定资质才能承揽相应造林工程。为此,左权县积极支持45家合作社自身建设,使其全部领取了山西省造林绿化工程施工(扶贫专用)三级资质证书。为确保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按时到位,该县要求每家合作社向县财政专户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0万元。
今年,左权县提出了创建“全省首批森林县城”和“全国生态造林绿化模范县”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将实施10万亩荒山造林工程。其中,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白堠水源涵养林工程4万多亩造林任务将全部由专业合作社实施,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展示脱贫成效的重要载体。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打造绿色屏障的重要一环。为了让贫困人口在参与生态管护中增加收入,去年以来,左权县依托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省级未成林管护项目,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640人担任生态护林员,其中10个乡镇600名,县级 (城区)40名,实现了全县100万亩有林地和未成林地管护全覆盖。据介绍,乡镇护林员每人每年平均工资5600元,城区护林员每人每年管护工资1万元,他们的工资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林业管护补助费,全县每年支出护林工资总额约376万元。
“去年11月,我被县林业局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天的任务就是对本村李家峪沟周边的3600多亩山林进行巡查看护,保证山林安全。有了这份工作,我一年能增收5000多元。”左权县石匣乡管头村护林员任国珍心怀喜悦地说。
发展经济林既可助农增收,又能改善生态。为此,左权县围绕建设“核桃产业大县”,今年计划新发展核桃经济林2万亩,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管理10万亩,惠及全县80个村14833个贫困户。
为了让贫困户在参与核桃技术服务中增加收入,左权县组建了24支390余人的基层技术管理服务队,其中110余人为贫困人口,占总数的30%。如麻田镇凤凰山核桃提质增效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贫困人员,靠技术服务年人均收入可达8000余元。
着眼于提高贫困户自我管理核桃树的技能,左权县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年内计划培训5000人。目前已对7个乡镇的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管理项目村开展了第一轮技术培训。
在发展核桃经济林的同时,左权县充分利用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和退耕还林地种植连翘、紫穗槐等灌木经济林,并在经济林下间种党参、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今年全县10个乡镇62个村90余农户计划发展连翘等药材1.5万亩,建成3至5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优良种子种苗基地。(陈晓文 侯俊伟)
阅读 67赞 投诉
写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