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在革命老区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英雄群雕前,一曲伟大抗日民族英雄的颂歌《左权将军》由太行老区左权、武乡、襄垣、沁县四县盲艺人同声唱响。左权盲人宣传队主唱刘红权、王树伟,武乡盲人曲艺队队长常惠斌携李红卫、李四平、李应宏等,襄垣盲人曲艺队队长李杞携主唱马兴平、王显萍,沁县盲人曲艺队队长崔国胜携主唱郑明明、李志忠等共17名盲艺人,用一首太行民歌表达了太行人对抗战英雄的缅怀,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殉国,是抗战时期我党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应群众呼吁,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正是那天,由王恕先、闫廉甫、皇甫束玉等太行年轻文化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左权将军》第一次唱响太行山,人民子弟兵唱着这首歌,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又是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前沿阵地与可靠后方。而左权、武乡、襄垣、沁县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区域,在八年抗战中,这里的人民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战争年代,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中共中央北方局就驻扎在这里。这四个县的盲人宣传队最早成立于1938年。他们之间语言上的相似度高,曲目上重叠性强,所以合作起来更加方便。早在1942年,这几个县的盲艺人和榆社县、长治县的盲艺人一起组织过“太行六县抗日爱国宣传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2014年,新一代的盲艺人又创办了“太行盲艺人联谊会”,连同和顺、榆社、平遥、介休、沁源、长子、高平、陵川、晋城、沁水甚至河南省的盲艺人一起,交流学习,轮流在各县组织规模不等的活动和演出。今年端午节,80多位盲艺人在沁县演出了两场曲艺,受到了市民欢迎。
3日当晚,四县盲艺人在武乡县市民广场搭台参加了第六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曲艺展演活动,为老区观众演唱了太行山曲艺经典。襄垣、沁县、左权、武乡四县艺人轮番登场,演唱了襄垣鼓书《反菜园》、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沁州三弦书《观花》《老寡妇上坟》、左权抗战民歌联唱、左权开花调联唱、电影《没眼人》插曲、武乡琴书《送子参军》《关家垴战役》《太行烽火》。其中《小二黑结婚》是抗战年代产生的杰出作品,由小说改编成秧歌后,为太行百姓所喜欢。可能很多山里人没有读过小说,但是几乎不会有人没听过秧歌《小二黑结婚》的,其中《手挽篮篮下山岗》如同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清粼粼的水来兰格莹莹的天》一样,成了经典名段,为乡亲们广泛传唱。而从今年6月以来,宣传正火的电影《没眼人》让左权盲艺人刘红权、王树伟更受关注。他俩上台后,群众叫好,一直下不了台,演唱了近一个小时,把常唱的小调几乎全唱了个遍。
近年来,武乡县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连续举办了六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