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在左权县中影国际影城,电影版《乡味连年》隆重上映,来自左权县文学艺术界的作家、摄影家、书法家共36人包场观赏了大银幕上的《乡味连年》第三季《从电影中品读晋中》。这档节目春节期间由晋中电视台公共频道制作播出,题材相关的左权、太谷、祁县、昔阳、和顺五家县级电视台联合播出。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左权文联和晋中电视台制作部门协商,特别制作了电影版在左权县播出。
当天,近两个半小时的片子,中途没有一个人离席。节目播放完,电影院要清场了,大家还不愿离去,一直在交流彼此的观看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节目又好听、又好看、又有内涵。作为本次赏片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左权县作家协会主席张基祥激动地告诉记者:“《乡味连年》虽然在电视上已经看过,但又看一次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这个艺术片中有电影、花戏、民歌、盲艺人、太谷秧歌、晋商大院等,素材太丰富了。编剧和策划能把这么多内容串通起来,真不容易,足见水平之高。以晋中为基地创作的老影片,真实地、典型地反映了我们晋中地区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是非常可贵的。让我们左权县的文学艺术爱好者看这个纪录片,目的就是要让当今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爱好者,应当从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们接地气的创作经验中汲取经验;我们也要像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一样接地气,深入到生活当中,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好的作品。”
张基祥还从节目制作角度发表了感想:“时代为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无数老电影至今还让观众感到亲切、心动、震撼。影片《我们村的年轻人》生动地显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澎湃激情;影片《老井》展现了太行山人坚守故土,用汗水甚至生命改变家乡生存条件的坚韧意志;影片《山花》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大寨人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重温这些影片,会让我们继承先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该县作协副主席侯俊伟说:“看了《鸡毛信》、《老井》,让我们品读到太行精神,看了《山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寨精神,看了《白银帝国》,让我们感受到了晋商精神,所以太行精神,大寨精神,和晋商精神组合起来就是我们的晋中精神。这些老电影的创作基地都是晋中大地,它们生动地反映了晋中的人文底蕴是如此源远流长。”
除了电影,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地方民间艺术和影片的融合。观者感觉到,所谓让“左权民歌、小花戏走向世界”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民间艺术世代流传,具有自身固定的区域性、稳定性和封闭性。它们在电影原作中,只能是个背影。而针对晋中观众播放的《乡味连年》,放大了民间艺术,元宵节看这样的电影,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过瘾”!进电影院看《乡味连年》才是今日晋中人最高大上、最接地气的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