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吧左权吧
关注: 479贴子:22576 排名: 1 
0 回复贴,1211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晋中二院全面帮扶 左权人民医院医改效果凸显

>

晋中二院全面帮扶 左权人民医院医改效果凸显

晋中二院全面帮扶 左权人民医院医改效果凸显


“二院专家来了,我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医院找专家了!”“太感谢您了,我可以提早出院了”……2015年1月19日之后,这样的感慨在左权县人民医院会经常听到,在晋中二院全面帮扶左权县人民医院后,当地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初步缓解,群众的就诊满意度也相对提升。“

2015年1月19日,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团队帮扶左权县人民医院启动仪式在左权县医院举行,实现“联姻”。左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院长程建东说:“推行团队帮扶、优化管理方案,实现了帮扶由输血变造血,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对于顺利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府推动 实现“联姻”

“看病贵”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就近求医”是群众热切的渴望,针对看病就医等切实民生实事,左权县政府积极向上反映,争得晋中市卫计委、左权县人民政府、晋中二院支持,决定实施“团队帮扶、优化管理”计划。

从2015年1月19日起,晋中二院计划从内、外、妇、儿、急诊、病理、检验、护理、管理等18个专业分步帮扶左权县人民医院,年开展6个科室,每个科室会持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科、骨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成为今年的帮扶对象。三年期间,晋中二院连续每年根据计划派出专家组到左权县人民医院开展规范管理、技术培训、健全完善医疗技术质量体系、检查指导、监查落实规章制度等全方位帮扶。

左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院长程建东介绍到,在帮扶期间,形成了一个以晋中市卫计委主任连建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晋中二院派出2名专家常年进驻左权县人民医院开展基础性工作,以确保“输血”到“造血”工作的顺利完成。

多措并举 力求完备

在团队帮扶之前,晋中二院与左权县人民医院就有着多种形式的帮扶与合作。如今,在全面帮扶的大背景下,晋中二院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业务技术和超前的管理理念,势必会为县医院的医疗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帮扶期间,晋中二院每季度会定期到左权县医院开展监督检查,通过督促帮助持续整改,同时,每年定期到左权县人民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医疗安全、医疗规范等内容的系列培训,从而提高左权县人民医院的管理和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根据实际情况,会开设晋中二院专家门诊、签订相互转诊协议、聘请二院专家来左权开展手术。

在人才培养上,双方目前也已达成共识。据了解,左权县人民医院目前已经派遣检验科、内科、骨科的人员到晋中二院进行技术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帮扶专家也会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不定期的进行讲座、研讨,提高技术。

即便这样,左权县的医疗队伍还是缺人。每每提及此事,程建东都一脸无奈。派出去学习固然好,但每年能补充进队伍的新力量却不多。

如今,如何引进优质医护人才,把高素质的力量留在基层,成了左权县卫计系统乃至各地卫计系统研究破解的一大问题。

真情帮扶 锤炼技术

“大娘,有空多拍拍左腿,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活动活动”,记者见到帮扶专家晋中二院神经内科主任任海蓉时,她正在和随行医生进行查房,温柔、贴心,是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出病房,任海蓉说,她来到左权县人民医院有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和这儿的医生们一起查房、看病、讨论病例、会诊,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感觉很轻松。“医疗护理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情感护理必不可少,每天在查房时,关心一下他们睡得好不好,身体还有没有不适的地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些会让患者心理舒服,有利于他们身体的恢复,也会增进医者和患者的感情,这些工作非常有必要。”

工作氛围影响人,工作环境造就人。“任主任来这儿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起工作,比如,查房中,任主任会帮我们提出一些查房的具体问题,多和病人交流等诸多制度性的问题,她工作特别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我们影响挺大。而且,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展临床溶栓治疗新项目,从技术上提高我们的治疗质量。”左权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王志英说。

初显成效 百姓点赞

到七月份,“团队帮扶、优化管理”方案实施有近半年的时间,从医院指南、交接班制度、术后管理、科室风气等方面都有所改观。采访中,左权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向飞告诉笔者,从方案实施以来,已经有5批专家分批前来指导,这期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院日明显缩短,平均术后恢复时间整体缩短,相应的减轻了患者就医压力。

在左权县人民医院,一般来说老年人胯部受伤,术后恢复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在帮扶以来,科室引进新的技术,微创方式,直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现在通过微创方式,术后3天即可下床。

帮扶专家任宇宏表示,帮扶期间,除了要研究病历,参加手术,进行会诊研究学习之外,我们会更多的给医院引进新的技术,从各个方面慢慢改进医院制度,真正意义上做从“输血”到“造血”,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好,这段时间可是好了!”这是患者的声音,也是对他们团队最大的肯定。
0 回复贴,1211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