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吧左权吧
关注: 479贴子:21572 排名: 1 
0 回复贴,916 次查看
<返回列表

左权小花戏

>
小花戏的产生和发展 编辑本段
  小花戏的前身叫“文社火”。古辽州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统称“辽州社火”。除“文社火”外,还有“武社火”、“小秧歌”、“喊大腔”以及“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旧时村中多立“社”(集体性组织),每年过了春节,由社首召集,排练节目,到元宵节在三官庙<封建时代供奉的天官、地官、火宫)前先祭袍,后沿街表演节目。十六日各路“社火”相互串村表演,十七日云集县城比试夺魁。人们以闹社火形式,一方面进行自娱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敬神,祝愿年岁丰稔,四季平安。

  流传于当地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最受群众喜爱的,首推“文社火”。它起源的准确时日,志书未载,据老艺人回忆,”文社火”于清朝末年已在辽州盛行。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吸收了本地和外地姊妹艺术的优点,逐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歌舞剧。

  文社火的每个节目,一般由两个12岁左右的男童表演,服饰化妆基本上是小生小旦(少量节目配以丑角)。舞蹈特点主要是扭,常用舞步是颤颤颠颠的“晓嚎步”。扮演女角的演员多舞“擦脯扇”,扮演男角的演员多持合扇。曲调大都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多为一剧一曲。常用的伴奏乐器是晋胡、京胡、大横笛笛、海笛、锣鼓镣、四块瓦、擦拉机(一种小型打击乐器)等。演唱的内容多是些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辛亥革命以后,“文社火”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角色行当在生、旦、丑三小门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化妆上能区分人物性格。离城4O里的孔家庄村“文社火”的发展较有贡献。当时,该村有一批艺术人才,像已故老艺人关向阳、关秀阳等,能编善导,演员王兰田、王玉马、石束江等,舞的“随嚏步”别具风格,以表演《卖扁食》为拿手节目,影响很大。由于“文社火”将歌、舞、剧三者进一步融合提高,扇花中又出现了蝴蝶花,异常花俏新鲜、老百姓亲切地将“文社火”称之为“小花戏”。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代表剧目除《卖扁食》外,还有《放风筝》、《打秋千》、《摘花椒》、《打樱桃》、《卖菜》、《铲菜》、《游花园》、《回婆家》、《看觅汉》、《妓女告状》、《送小姨》、《金箍帽〉、《拿煞人》、《怀孩》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麻田镇,随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社组织及“文社火”之名逐渐消失,由“小花戏”取而代之,当地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文艺工作者,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改革与提高。内容上直接服务于抗战的需要;人物角色增加了青年男女、老人儿童等,改变了一贯男扮女装的旧俗,女孩子们开始登台表演;“隐咳步”发展成优美舒展的“三颠步”;单调的“擦脯扇”也逐步开合宛转,进一步发展为“蝴蝶扇”;舞蹈动作还从别的姊妹艺术里吸收了精华,丰富了自己,曲调也更加优美,伴奏乐器也有所增加;7服饰、化妆不再是单纯的小生小旦,而是按角色性格穿着彩服等,以上变化,大大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群众称此为“新花戏”。这个时期流行的代表剧目有《四季生产》、《狼牙山》、《新告状》、《练兵》、《住娘家》、《送郎参军》、《秀英告状》、《刘邓大军南下》等。

  从抗战到建国前这段时期的小花戏,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和人民群众结合,一扫过去那些低级庸俗和封建迷信的糟粕,而成了清新、健康、思想性较高的民间艺术,它振奋人心,鼓舞斗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以来,小花戏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县里除每年组织规模较大的春节文艺会演外,还多次举办花训练班,促进了花戏的交流和发展。1954年,花戏艺人王全籽和王连籽表演的传统小花戏《卖扁食》,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民间艺术会演,受的好评。1958年6月曾成立“左权县红旗歌舞剧团”,上演了不少花戏剧目。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小花戏不仅继承优秀传统节目,而且有所创新和发展,如《放风筝》、《摘花椒》、《打秋千》、《打樱桃》等,经过加工改编,深受群众欢迎。在新编花戏方面,成绩也很突出,代表剧目有《新中国》、《爱国旗》、《工农联盟》、《歌唱合作化》、《劝夫卖余粮》、《新牛郎入社》、《一个老头四个姑娘》、《送棉袄》、《选稻种》、《太行新歌》、《娶女婿》、《采药》、《新婚路上》、《翠芬选亲》以及百人花戏《百花迎春》等,都是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好节目。尤其是近年来创编上演的《开花调》和系列花戏《太行颂》,赢得了专家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2 小花戏的表现形式 编辑本段
  小花戏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基本分为两大类型。

  
0 回复贴,916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